郑东新区龙腾小学卢宁老师执教《大家来合作》
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皇甫丽敏总结发言
春光四月,细柳微斜,在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为深入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25年4月24日下午,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郑州启佳学校小学部举行了以“教学有道 研之有法”为主题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有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皇甫丽敏,郑东新区龙腾小学教学校长许红芝,郑东新区永昌小学教科室主任李倩,郑东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组全体成员及各校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共计二百余人。本次活动由龙腾小学娄文聪老师主持。
首先,由郑东新区龙腾小学卢宁老师带来一年级下册第八课《大家来合作》课例展示。卢宁老师通过绘本故事、游戏和情景剧演绎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亲身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规则意识。课例展示之后的说课环节,卢老师反思了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接着,由郑东新区永昌小学李倩主任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李倩主任充分肯定了卢老师的课堂,认为本节课设计贴合教材编写意图,课程目标达成度较高,教学方式多样化,并从课堂内容的深度、课件内容和活动要求的呈现以及课后拓展活动的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随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郑州启佳学校马婧老师进行了经验分享,马老师以《深耕课堂,种下道法的种子》为题,围绕因材施教、优化方法、整合资源、深化实践四个维度,进行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实践路径的经验分享。
最后,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皇甫丽敏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皇甫丽敏肯定了卢宁老师和马婧老师的精彩课堂和经验分享,并给予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教学应遵循学科教学逻辑,做到三步,即明理—激情—导行;第二,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要充分体现“四动”,即问题驱动、教师引动、学生主动、多元互动;第三,教师课堂要做到“五有”,即有根、有魂、有形、有方、有效;第四,教学要关注四个“度”,即有深度、有密度、有广度、有活度。
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教育成长的契机;每一场研讨的相遇,都是教育智慧的传递。此次活动不仅让老师们在观摩课例中受到启发、在交流分享中思维碰撞,更进一步明确了课标理念、拓宽了育人路径,每一位老师在收获中且思且行,积蓄能量,共同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