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实践 赋能教师成长 ——郑东新区小学科学学科举行课型分析暨课例研讨活动

2025-04-28 08:56:49 郑东新区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有次阅读

1.郑东新区文苑学校张崇阳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郑东新区文苑学校张崇阳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2.郑东新区豫兴马杨小学张慧洁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郑东新区豫兴马杨小学张慧洁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春光为序,教研赋能。2025年4月23日下午,郑东新区小学科学课型分析暨课例研讨活动在郑东新区文苑学校举行。教研员闫丽丽与全区科学教师共聚一堂,以课例为媒,探索科学教育创新路径,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首先是课例展示环节。郑东新区文苑学校张崇阳老师以“月相观测”为主线,融合科学探究与人文素养。学生通过连续月相记录、模拟实验及奥利奥饼干模型,直观理解月相成因。课堂巧引“小时不识月”等古诗词,结合AI技术动态演示,让抽象知识具象化。郑东新区豫兴马杨小学张慧洁老师以谜语导入,通过“小麦—蚜虫—瓢虫”情境链,引导学生自主构建食物链模型。小组合作绘制“生态食物网”,结合农药污染案例讨论,深化对生态平衡的理解。课堂以问题链贯穿,强化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接下来,在课例点评环节,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韩冬老师结合科学课标点评《月有阴晴圆缺》,认为本课环节递进遵循认知规律,AI赋能课堂,融入古诗词促科学人文融合,从科学观念、思维、探究、态度多维度培育学生科学素养。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李秋香老师点评《食物链》,肯定课例在教学方法创新、学生主体地位凸显等方面的优点,同时也客观指出真实情境创设可更贴切、时间分配需更精准等细节问题,引发在场教师深度思考。

最后,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科学教研员闫丽丽老师总结发言,系统梳理小学科学课型,包括实验探究课、科学观察课(短期、中长期)、工程技术课、资料研析课等,结合课例详解各类课型的目标与实施要点。闫老师的分享为教师们精准把握不同课型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清晰指引,助力教师在科学教学中打造更高效、更具探究性的课堂,推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此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评析交流与专业引领,为全区科学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平台,在春日里播撒下教研的种子,静待科学教学之花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图/文: 郑东新区教研室 闫丽丽 责编:郑东新区教研室 | 打印
通知公告
© 2018 版权所有:郑州市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南路与龙翔三街交叉口金融智谷2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