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召开2025年中小学高质量作业建设推进会
郑州市教育局总督学曹章成讲话
5月16日下午,2025年郑州市中小学高质量作业建设推进会在郑东新区文苑学校举行。本次会议以“聚焦素养 实践赋能”为主题,旨在强化全市中小学作业管理能力、提升教师作业设计水平,推动“双减”政策精准落地。郑州市教育局总督学曹章成,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张五敏、副主任连珂,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副书记、副局长白静,党委委员乔健等出席,各开发区、区县教育局分管负责人及中小学代表500余人参会,会议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徐荣新主持。
会议以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情景剧《光影故事》拉开帷幕。该剧巧妙融合艺术表演与科学原理,通过生动演绎光的反射、折射等物理知识,以沉浸式视听体验,构建出跨学科作业中“真问题驱动—真情境浸润—真实践体验”的教学创新与显著成效,为参会者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开场体验。
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白静在致辞中介绍,郑东新区自2014年起将作业建设纳入教育教学改革重要任务,实施系统设计与综合施策,每年召开全区中小学作业建设推进会,全面部署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双减”政策实施后,郑东新区坚持“减负”与“提质”双向发力,扎实推进校内“三提高”与校外“两严格”,不断完善作业管理机制,通过高质量作业建设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会上,郑东新区文苑学校陈凯华老师展示生物课例《血流的管道——血管》。该课例以生活情境导入课前作业、实验探究贯穿课中任务、生活场景延伸课后拓展,充分凸显了作业在学情诊断与能力培养中的双重价值,为在场教师提供了生动的教学范例。
接着,来自区域、学校、学科、项目式作业和命题工作坊的代表先后分享实践经验。
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党委委员乔健作《作业“小切口”谱写育人“大文章”》主题发言,分享了郑东新区十一年来持续深耕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她从“政策领航,锚准作业建设前行方向;科学管理,提升作业建设治理效能;聚焦素养,赋能作业建设提档升级;综合施策,驱动作业建设提质增效”四个维度,详细介绍了郑东新区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双减”背景下统筹推进作业建设的实践创新。她表示,郑东新区将在市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积极探索减负提质增效有效路径,深研作业改革,深化作业管理,以作业“小切口”写好育人“大文章”,以高质量作业建设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七区兴华小学校长贾勇阐述了“一校一策” 的作业改革探索,展现了学校结合自身特色推进作业改革的实践路径;管城回族区东关小学谢艳萍老师分享了学科作业设计的创新方法,为学科作业优化提供了新思路;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副校长张恒交流了项目式作业的探索心得,展示了项目式学习在作业设计中的应用价值;郑州外国语中学冯磊老师介绍了命题工作坊在作业评价中的创新做法,为作业评价体系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随后,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文科部主任余昆仑对课例展示及经验分享进行了专业点评。
郑州市教育局总督学曹章成在讲话中强调,要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国家政策对作业改革的战略要求。作为全国九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郑州市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专业指导、运用数据驱动、创新实践模式,有效推动了作业减负提质。面向未来,郑州市将以“四个高质量”为抓手推动作业建设实现新突破:以核心素养为纲,高质量开展作业设计;以实践赋能为径,高质量推进作业实施;以多元发展为标,高质量构建作业评价;深化数智赋能,高质量探索作业改革创新。郑州市将聚焦作业减负提质核心任务,将作业改革向前延伸至课堂教学设计,向后延伸至考试命题改革,形成“教—学—评”一体化闭环,同时大力推动实践性探究作业创新与数智赋能作业改革,构建高质量作业建设的郑州范式。
作业建设既是落实“双减”的核心命题,更是教育生态重构的系统工程。郑东新区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引,积极探索作业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为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郑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