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张延玉老师执教《我学会了——》习作讲评课
郑东新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勋进行《习作教学中的知与行》主题讲座
五月夏意盛,教研意韵浓。为了探寻更加契合学生实际的作文教学方法,破解习作教学难题,促进全区教师专业成长,2025年5月23日上午,郑东新区小学语文课型分析研讨暨中段习作课例观摩活动在郑东新区河南大学附属学校报告厅顺利开展。
本次活动以四年级下册“成长故事”单元中《我学会了——》这一习作为研讨主题,活动开始前发放习作教学问卷调查,了解一线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困惑;教学观摩环节,由郑东新区圃田中心小学的王新乐老师和河南大学附属学校的张延玉老师分别进行课例展示。
王新乐老师的习作指导课重点训练学生“按顺序写清过程”的能力,并融入情感细节。针对学生写作中顺序混乱、细节匮乏的问题,王老师设计了四个语文实践活动:首先通过游戏激趣,学生分享技能,唤醒体验;其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分享,引导学生先理顺序,再聚焦细节,讲清楚自己学会的过程;接着通过限时写作与师生评价,强化实践与反馈。最后通过总结提升,课后要求完成整篇习作,深化课堂所学。王老师依托学习单为学生搭建支架,课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张延玉老师的习作讲评课通过创设“学习小伙伴哪吒”的情境,将“如何学会”这一抽象的写作技巧具象化,根据小妙招展示并互相评改,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不断完善,降低了学生的习作难度,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在趣味互动中掌握“过程有序”“细节生动”“情感真实”的要领。同时,张老师根据学生已完成的习作情况,设置了“自主修改-同伴互评-二次完善”的渐进式训练,既培养独立修改能力,又促进合作交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实质性提升。
两节课后,两位执教老师从课堂实际出发,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课堂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随后,郑东新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勋老师以《习作教学的‘知’与‘行’》为题进行主题讲座。他先是对两位老师的课例进行了高度肯定,接着从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讲评课的实施建议出发,为老师们明确了习作教学的前进方向。
最后,蒲公英小学的赵秀坡老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手把手指导老师们如何进行学生作文的辅导与投稿。一篇篇刊载发表的佳作,一个个熠熠生辉的荣誉,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通过扫描完成课例观摩活动效果反馈单,对活动组织、教学课例、习作辅导与发表等项目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改进学科教研活动提供数据支撑。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此次课例观摩活动,为东区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让老师们在课例观摩与研讨中,拓宽了教学思路,更新了教学理念。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将把本次教研成果运用到实际课堂,不断优化习作教学,共同推动东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