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小学白中杰老师执教习作指导课
中州大道小学郭静老师执教习作讲评课
为深化新课标背景下习作教学改革,推动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2025年5月22日,郑东新区在中州大道小学举行小学语文课型分析暨高段习作课观摩研讨活动。全区各小学语文高段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二百余人齐聚一堂,通过双课型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共研习作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策略。
本次活动聚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漫画的启示》习作主题,首次呈现“指导课+讲评课”双课型全程教学示范,为单元习作教学提供完整实践样本。
首节课例由云台小学白中杰老师执教习作指导课。课堂紧扣“解码漫画的幽默与智慧”主题,以“解图—联想—成文”三个环节层层推进,有效攻克学生“读图无重点、启示缺深度”的难题。白老师巧妙设计“细节放大镜”,帮助学生精准捕捉漫画中的关键画面细节;借助“生活启示树”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漫画内容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最后以“脚手架写作法”为学生搭建清晰的表达框架。在白老师的引导下,五一班的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顺利实现从观察思考到书面表达的思维跨越。课堂上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学生们在趣味十足的“漫画解谜”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写作的奥秘。
第二节课例由中州大道小学郭静老师呈现习作讲评课。基于前期学情诊断,郭老师聚焦“事例单薄”“启示空泛”两大共性痛点,从“以评促学,提炼方法”到“以改促思,落实方法”再到“以展促情,激发表达”展开教学,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修改习作的方法,运用方法修改习作,并将“好文不厌百回改”的理念深植于心。两节课形成“导—写—评—改”闭环,构建习作教学完整链条,为单元习作教学提供可复制范式。
在课例观摩活动结束后,郑东新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勋老师以《习作教学中的“知”与“行”》为题作专题报告。王老师从“课内提质”与“课外赋能”的双维视角,系统阐述了习作教学的改革路径。在课内教学方面,王勋老师以两节示范课为例进行解析,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范式:指导课应注重“思维可视化”,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突破认知瓶颈;讲评课则要贯彻“问题导向”原则,依托精准诊断实现能力跃升。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写作畏难情绪,王勋老师强调“只有当写作突破课堂边界、融入真实生活,学生才能获得持续的表达动力。”并创新性提出“课外三联动”策略:其一,构建班级公众号、班刊、校刊专栏等立体化展示平台,通过作品发表机制增强写作成就感;其二,设计主题写作、校园记者实践等情境化活动,促进写作与生活的有机融合;其三,建立动态的“习作成长档案”,完整记录从初稿到定稿的思维演进过程,强化写作内驱力。
本次观摩研讨不仅展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智慧,更昭示着语文教育正向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本质回归。未来,郑东新区的习作课堂必将孕育更多“眼中有光、笔下有情、心中有思”的小作者,让核心素养的种子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开出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