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体能课例解读课标观摩研讨活动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教育集团龙翔校区(小学部)举行
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体育教研员张金龙做专题培训
清寒初至,研途共赴。为深入贯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切实解决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能教学中面临的内容形式单一、学练设计无趣、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现实问题,2025年11月19日上午,郑东新区体能课例解读课标观摩研讨活动暨2025年河南体育学院“国培计划”市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名校观摩活动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龙翔校区(小学部)圆满举行。郑东新区全体小学体育教师与2025年河南体育学院市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小学体育教师(足球)培训班学员齐聚一堂,共研体能教学新路径。
本次活动由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龙翔校区(小学部)体育教研组长韩静雯老师主持,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校长郭敏致欢迎辞。她代表学校向与会的专家、教师表示诚挚欢迎,她强调学校始终将体育工作摆在“立德树人”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大单元课程教学,创新开展篮球大课间活动与“月月有赛”常态化机制,通过系统构建“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实施路径,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她期待本次盛会能成为理念交融、智慧共生的平台,推动区域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活动在两节体能教学课例展示中拉开序幕。郑东新区文苑学校冯学敏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反应能力与灵敏性》;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龙翔校区(小学部)罗璇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肌肉耐力与心肺耐力》,他们俩分别针对水平二、水平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趣味性与锻炼性兼具的学练活动。两节课例紧紧围绕课标“学-练-赛”要求,聚焦核心体能要素,展示了如何将枯燥的体能训练转化为学生主动参与、乐在其中的高效课堂,为观摩教师提供了鲜活的教学范本。
课堂观摩结束后,与会教师现场观摩了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龙翔校区(小学部)的大课间活动。学校组织有序、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大课间展示,学生们蓬勃的朝气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充分体现了“教会、勤练、常赛”理念在日常体育活动中的有效落实,让在场教师深切感受到“以体育人”的实践成果,为各校优化大课间活动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
接着,冯学敏老师和罗璇老师先后围绕各自执教的课例,进行了《课例解读课标》的经验分享。她们从学情分析、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方法应用及评价设计等方面,详细阐释了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解读了课例背后的设计逻辑与思考,其扎实的功底和深入的反思赢得了阵阵掌声。
随后,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体育教研员张金龙作《体能课例解读课标教学策略》专题培训。张主任从当前体能教学的困境出发,系统阐述了提升体能教学实效性的多元策略与方法。他强调,体能教学必须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多样性;教师应善用游戏、比赛和情境化教学点燃学生兴趣;教学设计必须紧扣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遵循身体的应激性、适应性和综合性原则,并建立“动力链”思维,实现从局部练习到整体功能的有效迁移。在方法上要求“变”,确保科学性与趣味性统一;在设计上求“通”,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闭环。张主任的培训为教师们如何科学、有趣地设计和实施体能教学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专业动能。
最后,河南体育学院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肖勇讲话。他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强调了持续开展专业研修、提升骨干教师辐射引领能力的重要性,勉励全体参训教师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实践行动,共同推动区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
冬阳送暖,蓄力前行。本次观摩研讨活动,不仅为全区小学体育教师及“国培计划”骨干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更通过课例展示、经验分享与专家引领,深化了教师对新课标下体能教学的理解,对推动郑东新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夯实学生体能基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实践,不断探索,为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新浪微博
QQ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