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年度项目立项名单”。由郑州市郑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杂剧北曲”代表性传承人陈玉成作为课题负责人,联合李琳倩、李桂玲等团队成员申报的“《太古传宗》曲谱释译、考辨与研究”(项目编号:25BD085)成功入选,实现了郑东新区乃至郑州市在该国家级高层次艺术学项目立项中“零的突破”。
《太古传宗》是我国古典音乐文献中的珍贵遗产,对研究元曲音乐具有极高价值。本课题创新采用“考古老谱+当代应用”的双重路径,通过对《太古传宗》的系统释译与考辨,致力于复原元散曲、元杂剧的音乐原貌,为其在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舞台演绎提供理论与资源支撑。更值得关注的是,项目还将引入AI技术进行音频录制与开发,拓展古谱音乐在数字文创产品中的运用,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的创新性发展。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历来以学术权威性和竞争激烈著称。本次立项不仅反映了郑东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扎实积淀,也是持续推动文旅融合与创新发展的标志性成果。陈玉成老师作为郑东新区非遗传承代表,长期致力于传统音乐的挖掘、整理与活态传承。近年来,郑东新区通过搭建非遗研究平台、加强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本土传承人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为该类国家级项目的成功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立项是郑东新区非遗学术研究走向全国的重要一步,也为河南省乃至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学术支撑和示范引领。下一步,项目团队将依据国家社科基金有关规定,高质量推进课题研究,力争早日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进一步推动《太古传宗》及传统古谱音乐在现代社会的活化利用与传播。